白玉楼淡然一笑:“我知道她们在哪儿。”
“她们在哪儿?”
白玉楼提醒道:“这是报酬。”
张初尧冷静下来,思考了片刻然后问道:“你想要什么?”
“之前说过了,张馆主只要给我作一首关于笛子的诗。”
“一首?”张初尧摇摇头,“我是个俗人……”
白玉楼根本不听他解释,直接打断道:“难道张馆主就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知道自己的徒弟在哪儿?”
张初尧呼吸一滞,“一首太难,一句行不行?”
“张馆主要知道,时间拖得越久,你的徒弟越……”点到即止,白玉楼没有再说下去,但其中的含义已经不言而明。
“她们有危险?”
白玉楼闭口不言。
“好!一首就一首!”张初尧狠下心来,迅速在脑海里搜索关于笛子的古诗,前世的时候,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生,虽然不咋地,但是古诗还是背了几首的。
张初尧开始搜肠刮肚,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几句。
不过这一副场景落在一旁白玉楼的眼中,却是认为张初尧在认真思索。
“好,有了!”
闻言,白玉楼眼睛一亮。
张初尧踌躇片刻,这才缓缓开口,说出了第一句:
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秋风满龙城。”
此时的老龙城已是秋季,夜间吹的正是秋风。而玉笛则是白玉楼的玉笛,笛声则是他吹出来的笛声。仅仅是这一句,便将事件,地点,时间都点了出来。
白玉楼暗自垂首,这句诗不算差,也不算好,属于正常水准。
张初尧接着说出第二句: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”
白玉楼听完了这一句诗,忽然怔住,呆在原地愣了良久,嘴里喃喃念道: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……好!好!好!”
连叫了三声好字之后,白玉楼看向张初尧,又问道:“不知这‘折杨柳’是何曲子?”
张初尧说道:“乃是我的家乡一支抒发离愁的曲子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白玉楼沉默良久,然后说道:“前两句说的乃是笛声,最后一句直接点出思乡之情。”
“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,因而余音袅袅,久久萦绕在读者心间,令人回味无穷。”
“好诗,好诗啊!”
张初尧嘴角一撇,这就湿了?
他哪里想听此人怎么评价?这可是前世里青莲居士的诗,能不好吗?
“既然湿了,啊不是,既然好那就快告诉我杜小桃和钟秀二人现在在哪儿?”
白玉楼不答他,反问道:“你从我的曲子中听到了思乡与别离之情?”
张初尧哪里听得懂曲子,不过他自然不会直说,“难道不是吗?”
白玉楼忽然笑了,发自内心的笑了,月下的白玉楼穿着一袭白衣,一展笑颜,好似天仙下凡一般,引得张初尧一阵失神。
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男子?!
张初尧在心底叹了一口气,可惜他是个男人,他若是个女人该多好。
白玉楼似乎看透了张初尧的心思,渐渐收起了笑容,道:“既然张馆主的诗也作了,那我自然不会食言,报酬自然是要给的。”
张初尧早就急不可耐,“你别再兜圈子了,快说她们二人在哪儿?”
白玉楼道:“我今天亲眼看见穆王府的人将她们二人接了过去。”
张初尧:“??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