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Du

繁体版 简体版
SoDu > 山峦为耳 > 第3章 第 3 章

第3章 第 3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来塔山之前,大家都准备了一堆东西。可当真的在这里住下后,才发现收拾东西时还是忽略了许多小细节。

“还好,缺得都是些生活上的小物件,我坐公交路过镇上时,看到街上有家超市,那里应该可以买得到。”

林晚收拾完东西才发现衣架不够,屋内原本的木箱潮湿生了霉,现在也没办法放衣物。而她来时嫌收纳箱笨重,只带了一个登机箱,前天寄到的衣物包裹,如今也只能扔放在地面上。

杨学屹那边也有些头疼,他生活比较随意,本以为只需要带些日用必需品即可。结果还是低估了山里的蚊虫,即使校长提前喷了杀虫剂,屋内残留味冲鼻,也依旧阻挡不了指甲盖大小的花蚊子与他进行肌肤之亲。

原本不想麻烦胡校长跑这一趟,毕竟塔山去镇上开车还需要半个多小时,但是缺的东西又不能不买。最后杨学屹打电话和胡校商量了一下,搭村里一位干部的面包车,一同去镇上采购。

童栀的东西倒是带的比较齐全,毕竟易老太太曾经在山村教学二十多年,她亲自收拾的行李,可以说是面面俱到。

唯独一点,易老太太没料想到她们会被分到校外居住,给童栀准备的蚊帐是宿舍架子床悬挂的款式,童栀看着屋里那张一米八的双人大床,拎着无处可挂的蚊帐犯起了难。

“栀栀姐,反正暂时也没什么事,这刚好快到中午了,咱们一起去镇上买些东西,顺便一起吃个午饭吧。”

林晚的提议,童栀也很心动,但是想起班里乱糟糟的桌椅,她只得塌下肩膀无奈道:“你们去吧,我想去打扫一下教室,不然明天来不及收拾。”

听到童栀的话,杨学屹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童老师,麻烦你了啊,本来应该我带这届班主任的,但是我是外市人,老婆一个人在家,双休逢节,得空时我还想回家陪陪她,班主任的活,我实在是接不了。”

杨学屹比童栀她们大上几岁,本科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,先前一直在市区辅导机构代课,疫情发生后机构不景气,他便出来考了特岗教师,被分配到了塔山中学。

林晚是应届大学生,参加“三支一扶”考试,通过选拔录用来到了塔山中学。

童栀则是受了易老太太影响,加上她一个人生活也算是一身轻,所以师大研究生毕业时,应了支教团的号召,报名参加了S市的援乡教育计划,主动来到了塔山。

说起来,在知道童栀要来塔山支教时,易老太太还和她气了许久。老太太自己在贫困山区教了小半辈子书,轮到童栀要去时,她倒是有些不乐意了。自己吃苦可以,但让她的宝贝外孙女吃苦就不行。

童栀跟着吹了半宿老太太的支教荣誉,把省里颁给老太太的证书擦得锃亮,这才哄得老太太松了口,一边抹泪一边牵着唇角给她收拾行李。

山村的条件艰苦,童栀心里是有准备的。其实很早之前她便有计划毕业后到乡镇支教,所以从本科就读时,她便会跟着学校支教团进行短期支教,顶岗时也做过班主任工作。

因此,杨学屹不方便带班主任,胡校找她商量接班时,她也就应下了。只是先前她都是短暂顶岗,经验也说不上多丰富,所以有些害怕自己做不好,这才一直心有犹豫。

杨学屹大概是看出她当时的犹豫,误以为是她嫌班主任的活麻烦,不想接,这才有了这会的道歉解释。

想通其中关窍,童栀弯着眉眼笑道:“没事,我本身还是很想带班主任多积累些经验的,只是我带班经验不多,有些担心做不好,这才有些犹豫。杨老师教龄比我长,经验更丰富,往后还请多多指教!”

“童老师客气了,我也没什么带班经验。胡校一开始找我,也只是因为我更年长,又是男老师,做事方便些罢了。”杨学屹抽了抽自己的方框眼镜,轻叹一声无奈道,“你们年轻有梦想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挺好的。不像我,过了而立之年一事无成不说,还把生活过得一团糟。”

杨学屹的长相十分正气,本该是凛然蓬勃的感觉,却因疲惫青黑的下眼影,而显得整个人有些低迷没精神。

童栀来时,易老太太都消化了很久,才接受了她的这个选择。方才杨学屹提起自己是外市人,老婆独自在家,想来他因为特岗工作被分到塔山中学,家里人也是有些难以理解的。

有些事情,并非旁人开导就能有结果。杨学屹如果不能自己调整好心态,其他人再劝,也只会收效甚微。

童栀顶着两个小梨涡笑了笑,她指了指周围的山峦道:“塔山也有塔山的特点,有着别处不具备的美好。我们的假期余额只剩最后半天了,杨老师不如趁出去采购的机会,好好欣赏,放松一下。”

杨学屹也明白童栀是让他调整一下心态,学着去放松。于是点头笑应道:“嗯,这样安逸的环境,市区是无法享受到的,不去欣赏就浪费了。”

林晚坐着自己的行李箱,蹬着地面在屋里转圈道:“栀栀姐你真的不去么?”

童栀鼓了鼓腮帮摇头道:“不了,我还是先去班里收拾吧。”

林晚有些失望地瘪了瘪嘴道:“那你缺什么微信发给我吧,我和杨哥帮你带。”

“太感谢了!谢谢晚晚小仙女!”

童栀感激地双手合十歪头作揖,然后掏出手机和林晚互加了微信。

林晚看了眼屏幕,点开童栀的头像放大道:“这是咱们学校对面的山头吧?”

童栀点开大图,把屏幕转到林晚面前高兴道:“是啊,前天下车时觉得晴天很美,就拍下来做了头像。”

林晚看着图片长嗯一声道:“我经常吐槽我妈她们用自己拍的风景做头像,总是显得上年纪又土气,但是栀栀姐你拍的塔山,就一点都没有这种感觉。事实证明,不是实景照片的问题,而是拍照人的问题。”

林晚看着童栀的头像,越看越觉得有独特的意境感,骑着行李箱贴到她的面前,仰头撒娇道:“栀栀姐,你发张原图给我好不好,小仙女想用它发朋友圈。”

林晚的年纪比童栀小四岁,扎着蝴蝶结的高马尾卷发,随着她的动作在脑袋上晃来晃去,青春元气的模样倒是和那些中学生没什么区别。

童栀伸手戳了戳林晚的脸颊,然后点开自己的相册把原图发过去道:“小仙女收到了么?”

林晚捧着手机举到半空,皱眉晃悠道:“怎么信号这么差,图片还在转圈圈。”

童栀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机,这才发现自己发出的图片卡在了传送界面,手机信号也只有微弱的两格。

听到她们的对话,杨学屹提醒道:“这后边的信号不太好,学校那边还行,你们要是追剧刷视频,到前边会好一些。”

“三位老师,车来了可以走了!”

外边公路上传来了胡校的呼喊和车喇叭声,林晚赶紧从行李箱上起身,把它推到墙角道:“那我们就先走啦,你需要什么就发给我!”

“嗯好,你们路上小心,注意安全!”

林晚和杨学屹跟车离开,童栀收拾好房间便顺着小路去了学校。

她从学校仓库取了打扫卫生和消毒用的工具,拎着一堆东西往教室走去。

乡村学校生源不多,除了学生食堂和教师办公室共用一栋两层平房,学校教室就是对着国旗台,顺着坡势,三排竖向排列的瓦房。

初一新生的教室在阶梯最低位,今年生源一般,加上附近几个村镇的人,一共也只凑出了五十个学生,分成了两个班,童栀带的便是七年级二班。

“童老师,现在就来打扫教室了?”

童栀刚过国旗台,就遇到了从最高处九年级班级下来的李淑文老师。

李老师和胡校是夫妻,两个人都在塔山中学工作二十多年了,后年便要一起退休了。

童栀进学校的第一眼便被李老师吸引了。不同于其他老教师的随意朴素,李老师的身上有着极其浓郁的书卷气息。复古的木耳边短袖,纯黑的半身长裙,花白的麻花辫一丝不苟的绑在脑后,纵然眼尾布满深纹,却依旧充满知性美。

和每天戴着草帽,宽松白衫西装裤的胡校,风格迥然不同。

李淑文上前接过童栀手上的一部分工具,陪着她往七年级教室走去道:“房子还住得惯么?听老胡说你们那边条件不太好,有什么难处尽管说,能解决的我们尽量帮你们解决。”

“没有,挺好的,只是我们漏带了一些用品,林老师和杨老师跟着罗会计的车去镇上买了。”

李淑文看了看童栀额上的汗水,热情和蔼道:“教室打扫不着急,快到饭点了,今天食堂还没开工,去我那里吃吧。就是老胡刚才跟车去镇上开会了,平时都是他做饭,我烧得不太好吃,你担待些。”

经李淑文这么一提醒,童栀才想起来快到午饭时间了,她还什么都没准备。

“李老师,您客气了。我看学校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厨房,我自己回去烧点就行。”童栀有些不好意思的捏了捏自己的耳垂道,“就是我烧得也不好吃,便不邀您去跟我凑合吃了。”

一老一少牵着唇尴尬对视,默契的不再邀请对方去品尝自己那浅薄厨艺烧出来的清汤素菜。

李淑文想了想,拉着童栀去了校外的菜园,薅了一大把蔬菜递给童栀道:“这些都是老胡自己闲暇时种的,你们平时需要蔬菜就自己来挖。”

童栀提着满满一篮的蔬菜向李淑文道谢,回到自己的小院,蹲在厨房门口抿着嘴左挑右拣。

萝卜要炒几分钟?毛豆米要不要闷一下?

童栀盯着篮子里几个品种的蔬菜,最后还是挑了她最熟悉做法的两样。西红柿炒蛋,再来一个炒青菜。

厨房里的煤气罐都是新换上的,从没用过煤气罐的童栀研究了许久,最终还是没敢动手,从自己寄来的包裹里找出了电磁炉。有了称心的工具,做起自己唯二会的两道菜,一切顺利了不少。

井溪早上参加完援乡计划启动仪式后,便提前出发来了塔山村。

他将车停放到卫生室门口的空地,便跟着等候在那的王支书一同去了后面的宿舍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