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是问鸠城,您派杨兄弟来问便就行了,何必冒险过来。”董衙内说道,方见婢女要上茶,遂赶忙摆手另其退下:“姑娘,董某冒昧,就不请姑娘喝茶了。”
半见赶忙却道:“衙内莫要客套。”
“姑娘可是见了那西边的府邸?”
半见赶忙点了点头道:“正是为了那襄阳郡主之事。”
“姑娘果然聪慧,正是那位李姑娘。”
原来不但李大人没死,李锦娘去了鸠城,那大蒜素果真就救了鸠城百姓的性命了。现如今鸠城的瘟疫确实已经控制住了,却如半见所料并没有完全消除,若想尽除那瘟疫,想来还需要些时日。
“同安这边解禁是早了一些,可这同安城实在也是封了太久了,再这么封下去,恁谁也是憋不住的。”董衙内道。半见遂点了点头,这一点她早就知道,再封下去,这城里怕是要出乱子了。
“董某这几个月烧进去的银子便是三五年也定赚不回来了,好在姑娘所行之事,董某心里痛快,便是花点子钱,办点子事,也算不得什么,还……”
董衙内慷慨激昂,说得正是痛快之时,半见打断了他道:“石青如何?”
“啊?石青兄弟没事。”突然问起石青来,董衙内颇为意外。
“拖衙内带句话,让石青抽空回来一趟,就说我有事找他。”
“好。”董衙内应道。
“衙内可还有余力?”半见又道。
“姑娘这是……”董衙内奇怪的道。
“倒也没什么,衙内也莫要太吃力了,离着入冬还有两月有余,衙内便就再多囤些大蒜吧!想来能用得上的。”半见遂笑道。
半月之后石青果然回来了,却没回国公府里,而是先在董衙内处等着,也带着掩面。半见把那瘟疫冬季可能还会再起之事跟石青说了,旋即交给石青一瓶粉末状药品。
“你告诉李锦娘,就说双刃剑,她便能懂了。”半见道。
“双刃剑?”石青默默的重复道,可见是心中不明。
“这个药你谁也不要说,只让李锦娘找两个如何也救不回来的病人,用它试试,若是成了,你们继续在鸠城,若是不成,石青你带着李锦娘,能走多远走多远。”
“这是什么?半见这么严重吗?”石青明显脸色凝重了。
半见点了点头:“你此去哪里我不知道,你也不要告诉我。”说着,小丫头用帕子把那药瓶包好。“切记一定要马上试,若是李锦娘不跟你走,你记得你一定提前回府里来,到时她也定然会放你回来。”
“好。”石青应道,又把那药瓶子细细的包好,揣在怀里,转而道:“对了,老庄没事。”
“嗯?”半见扭头瞧他,便听石青细细道来。
“我特意回去找过了,山路到还是过不去的,朝廷也没有派人力安排此事,巧了我却在原来水庄西边沟比较窄的位置看见有横木担在沟上,想来是要搭桥,却还没弄好,便等了他半天,就……”石青憨直的笑了,伸手挠了挠脑袋。
“你可跟他们接触了?”半见冷着脸道。
“那没有,我知道瘟疫会过人,离着老远,说了两句话,也叮嘱他们不要过桥来。或者干脆就先别修了,反正老庄离着火山远的那片土地可以耕种,自给自足不成问题。还有,听说蘑菇没怎么吃,说是味道如何鲜美,奈何不怎么顶饱。”石青又道。
半见哼笑了声,难得的勾了勾嘴角:“脆杏姐姐若是得空,蘑菇就还是晒着些。”